前不久,网传一份“年度摇滚榜单”引起了热议。
该“年度摇滚Top20”榜单来自于QQ音乐发布的《2019华语数字音乐年度报告》,数据源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由你音乐榜全年上榜歌曲指数统计。
许多人看到这个榜单觉得无理取闹,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尤长靖、王源、蔡徐坤这些流量偶像能跟摇滚乐挂上钩,于是纷纷进行批判。乐评人杨子虚就在摇滚天堂发文痛批“这些歌不是摇滚”,并痛诉当代摇滚“失去了反叛精神”。
我初看到这个榜单时只觉得好笑,也丝毫没觉得不合理,毕竟流量明星们上流量榜单是正常的。但是随着身边抨击该榜单的人多了起来,以及知乎给我推了两次杨老师的这篇文章,我就想多说两句话。
喜欢川菜还是喜欢厨师?
在反对这个榜单时,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
假设一位上海厨师做了一份麻婆豆腐,那么这菜还算“麻婆豆腐”吗?如果不算,那么麻婆豆腐和这道菜的分界线在哪?
同理,一个流量明星唱了一首摇滚歌曲,这歌曲算“摇滚”吗?如果不算,那么摇滚和这首歌的分界线在哪?
如果还有点模糊的话,试想蔡徐坤的《重生》在不改变词曲的情况下换谢天笑来演唱,那可以登榜了吗?
道理很简单,榜单名称中的“摇滚”不是“摇滚音乐人”,也不是“摇滚文化”,只是“摇滚乐歌曲”。
单论音乐形式,其中的大部分歌曲都可以划分到摇滚乐的分类。尽管这些歌是流量的代表,但是不影响它们属于摇滚乐这一风格大类的事实。
有很多朋友反对这个榜单,认为榜单上大多数根本不能算摇滚。究其根源,是他们不能接受流量明星演唱摇滚乐。
这时候,就得扪心自问一下:你口中的摇滚乐,究竟是指摇滚乐歌曲呢,还是指摇滚音乐人呢?
摇滚=批判精神?
杨老师在文章中批判说这些歌曲不是摇滚,理由是它们没有“批判精神”,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
这其实是件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事情:为什么在这些人眼里,摇滚就与批判精神划上了等号?
首先,“批判精神”被很多文化用于标榜自身,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批判精神”归摇滚乐一家所有。
Bob Dylan一首民谣《Blow in the Wind》就能批判战争,Will Smith一首说唱《Tell Me Why》就能批判仇恨,Michael Jackson一首《Earth Song》就能批判环境破坏。放眼望去,批判与反抗比比皆是,摇滚何德何能将其揽为独有?
其次,摇滚乐有关于批判的表述,也有关于性、杀戮、颓废的表述,光举Marilyn Manson一个例子就足够说明这些了。光谈摇滚的正面批判精神不谈摇滚的负面情绪宣泄是否有失偏颇?
我所举例的以上案例旨在提醒大家,摇滚乐只是一个音乐形式,是一个什么都可以装的框。无论用批判精神或是色情暴力给摇滚乐贴标签都是片面的。
摇滚乐被很多人贴上“批判精神”的标签,以至于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共识,其实可以从摇滚乐的历史寻找原因。
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进而迅速风靡全世界。在这以前,美国流行的是布鲁斯、乡村乐、爵士乐和福音音乐。摇滚乐以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突破了这些音乐风格的限制,其本身就是对传统音乐的批判。
当时美国经过一战一跃成为世界大国,迷茫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一大思潮。加上十多年后的越战激发了嬉皮士运动,随后又出现了妇女解放运动。社会经历着巨变,各色、的社会问题显现。在这种环境下,批判社会的文艺作品必然增多,摇滚乐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于成长的。
要说摇滚乐有批判精神,在历史上的确是存在的,但那也只是时代与社会赋予给摇滚乐的精神内核。若摇滚乐诞生于一个和平年代,我想摇滚乐与批判精神肯定是无缘的。
中国改革开放于70年代末,终于赶上了国际摇滚乐浪潮的末尾。崔健、魔岩三杰等人在国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潮。然而由于摇滚乐另类的形式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不被主流所接受,国内的第一波摇滚浪潮很快衰退了。
93年迷笛音乐学校的建立,培育了大批的音乐人才。该学校创办了迷笛音乐节,引领出国内摇滚乐的第二波热潮。
同时,由于互联网和现代音乐体系的不断发展,国民的音乐品味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民谣、说唱、电子乐相继大放异彩,在歌曲内涵表达上也更加丰富。各地音乐节的开花和音乐平台算法推荐,让更多的小众乐队被他人知晓。
摇滚乐是音乐历史上发展出来的一种风格,跟歌词表达、演唱者、演出形式没有任何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时代,摇滚乐也有了更多不同的声音。如果还揪着“批判精神”不放,一来显得狭隘,二来显得务虚。
年度摇滚榜单有问题吗?
让我们再回到这个榜单。
这个榜单有问题吗?当然有问题。
榜单与国内摇滚爱好者是脱节的,随便把榜上的人名和歌名说给一个摇滚爱好者,他们可能都没听过。
只是我们仍需要注意,该榜单的数据口径是「TME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由你音乐榜全年上榜歌曲指数统计」。这说明数据来源只是QQ音乐、酷我音乐等腾讯旗下音乐平台,不包括网易云、虾米等平台。
所以说这个榜单只是“腾讯音乐平台年度摇滚榜单”,不是“中国年度摇滚榜单”。在年度摇滚榜单前面加上“腾讯音乐平台”六个字是不是就让人爽多了?
玩完了文字游戏,我们仍需要对榜单内容有所警惕,它暴露出来的是腾讯音乐推广渠道被流量和资本挤占的事实。
不过腾讯在意吗?我觉得他们甚至乐于见到这个局面,毕竟这些都是能带来流量和收入的主。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真爱听摇滚的人,肯定不会对这种不全面的榜单上心。自己爱听啥歌就听啥歌,何必在意别人眼光。
而那些所谓的评论家真要批判的话,批判一下榜单背后的资本主义多好。但是要把榜单里的歌曲排除在摇滚乐之外,可是得拿出点实质性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