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年包青天》系列电视剧

前言

前段时间和女朋友断断续续看完了三部《少年包青天》(下文中《少年包青天》三部分别简称《少一》《少二》《少三》)。

作为童年回忆之一,《少一》里的诡异配乐,恐怖干尸,还有周杰所饰演的正气包拯历历在目。这次时隔多年的重温,我得以站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三部电视剧,对《少年包青天》有了刨除童年滤镜以后更加全面的认知。


《少一》:真正的“少年”包青天

我和女友一致认为《少一》在三部中是除剧本借鉴问题以外,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作品。

《少年包青天》系列的核心是俊男靓女们一边谈着恋爱一边把案子给破了,目标人群年轻化,是典型的青春偶像剧。但实际上《少一》剧本着重描写主角们的断案经历,对角色情感互动的刻画非常克制,因此该剧“古装推理剧”的属性盖过了“青春偶像剧”,成为当年的热门剧。

《少一》用40集讲述了包拯进京赶考前后所经历的7个扣人心弦的案件,在做到清晰梳理案件的同时还刻画了不少丰满的形象,情节紧凑,观感流畅。

包拯初出茅庐,不谙世事。公孙策则心高气傲,视包拯为强敌。在经过各类事件之后,包拯成熟稳重起来,公孙策也与包拯结成患难之交,呼应了标题“少年包青天”所代表的“成长”。主角团的其他人则各有特点:庞飞燕刁蛮任性,展昭机灵可爱。唯有凌楚楚是队伍中的万金油,缺庞飞燕时她就蛮横无理,飞燕在时立刻温柔体贴,角色塑造显得略微刻意。

除了主角们的演出之外,剧里其他配角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庞太师的狡诈,八贤王的沉着,小六子的洒脱,无不体现演员的优秀表演功力。

网上有不少人诟病《少一》剧本的创作借鉴了日本推理作品。但似乎也正因如此,整部剧显示出一种经典本格推理剧的气质:观众在案件之初便可根据手头线索推理犯罪手法,也可以跟随主角视角不断深入,静待真凶与手法的揭晓。

有趣的是,最后一案中八贤王警告包拯不要挖掘皇宫旧事时,引用了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坠亡的故事。这种跨越时空的引用,多少让观众感到穿帮出戏。其实编剧完全可以以伊卡洛斯为原型改编一个更原创且本土化的故事,相信这样能让观众更有代入感。


《少二》:弱化推理的冒险故事

相比于推理悬疑剧,《少二》更像是冒险故事。

在叙事结构上,《少二》打破了《少一》的系列剧模式,在大案件中穿插了小案件,也加入了主角们在两地同时侦破不同案件的多线叙事。编剧的意图非常明显:希望通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节奏,埋下更多的伏笔,给观众带来剧情上的紧凑感。但这反而导致了叙事视角的混乱,打破了剧情的连贯性,也让观众的注意力被琐事所分散。

鉴于《少一》的剧本原创性问题,《少二》的推理部分剧本创作以原创为主,也因此暴露了编剧的功力不足。

举例来说,在“藏龙卧虎”篇陆湘湘说佛像眼睛不能动,这一条件却在公孙策揭晓答案的时刻被推翻了。若在本格推理作品中,这种推翻已有信息的行为是绝对不能犯的禁忌。

另外,“石破天惊”篇讲述了展昭意外卷入了民族权力斗争的故事。在《少二》中展昭推理能力有所长进,但终归还是武力担当,所以该案明显削弱了推理破案的成分,成为了展昭的个人冒险。

抛去推理部分,本剧的另一大特点是强化了感情线。其中,以公孙策和陆湘湘之间的感情刻画更为深入。公孙策面对陆湘湘的追求,从最开始的讨厌与回避,到慢慢理解并报之以回应。而陆湘湘在这一过程中也渐渐地明白爱情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

尽管本剧并没有为两位敲定结局,相信大多观众都会为他们祝福吧。


《少三》:新时期的青春偶像剧

青春偶像剧大多数是以轻松欢快为主的言情喜剧,从这点来说《少三》完美符合。

这一部里,编剧塞入了大量的恋爱情节。包拯与小蛮、公孙策与陈鸢、陈鸢与耶律文才、展昭与小狸,几乎所有的角色都在恋爱。

恋爱桥段的剧增,必然压缩破案情节。《少一》40集讲7个大案,《少三》45集反而只讲了6个大案。剧情节奏被拖慢,消磨观众的耐心,令我几近快进观看。

举个例子,小蛮暗恋包拯,包拯却对其好意不领情,相似的情节反复上演了多次。事实上,只要一两个段落就足以让观众对小蛮的暗恋和包拯的木讷留下印象,从而留出更多时长给案件叙述。

另一方面,喜剧要素相比于前作也过于夸张。

第一案“重出江湖”,大辽将军耶律俊才喜欢听他人的奉承,并且哪怕是在决心跟大宋宣战的时刻,听到包拯的一番夸奖也喜笑颜开要求包拯多说两句。再比如在揭秘凶手和作案手法的严肃时刻,主角们甚至都能借此机会打情骂俏。

类似的夸张演出方式还有很多,令整部剧的基调都变得轻松愉快起来。相比之下,前两部的搞笑桥段都是在角色的日常生活中,而非面对危机和破案的大是大非中。《少三》风格的转变,显然会让前作观众难以适应。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少三》的人物塑造出现的问题。

包拯在故事的开头失忆了。不知是邓超用力过猛,亦或是导演刻意安排,为了制造形象反差,失忆包拯又憨又傻,还憋着嗓子说话,活生生演成了弱智包拯。

这种演绎方式,在作为喜剧片的《少三》之中,也算是可以理解。最大的问题在于《少三》的包拯和公孙策,都是脱离前两作重新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包拯因侦破几个案件导致犯人自杀,让包拯产生了“如果我不说出真相,他们是不是就不用死去”的思考。很难想象在经历过前两部的案件之后,包拯又会再次陷入这种低级的自我怀疑。

至于公孙策这个角色,也打破了前作塑造起来的正经公子形象,开始见一个姑娘喜欢一个姑娘。第一案中喜欢上了男扮女装的凶手,后来又陷入对陈鸢的爱恋和追求之中,一反前两作里的矜持公子形象

另起炉灶设立角色性格特点,目的是在剧中更加方便地构建角色成长经历。然而脱离了前作去建立人物形象,放在现在的话说就是套IP行为——用一个著名的品牌去吸引用户群,实际上却做着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当。

由于再度借鉴日本本格推理作品,第三部的破案情节设计明显比第二部好了很多,但剧情拖沓也成了硬伤。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包括过量的恋爱和喜剧桥段的加入,还有台词的琐碎,最明显的体现便是“三大神器”篇。

在该篇中段,旁人问包拯谁是凶手,包拯说“真正的凶手是阳光”。等到众人诧异,进一步问阳光怎么杀人,包拯便慢慢悠悠解释了作案手法前半部分。旁人不解,再度询问,包拯又说“真正的凶手是水”,再把作案手法的剩下部分抖出。旁人再继续追问“真正的凶手”究竟是谁,包拯才终于坦言道自己还不知道。

这种明显拖慢节奏的台词,硬要挑刺的话还有点自相矛盾,让《少三》包拯显得好卖弄又不说人话,令人讨厌。

在这里顺带提一点演员与前作冲突的问题,让人出戏但无伤大雅。《少三》中庞太师儿子庞统的扮演者何中华,正是《少一》耶律良才的扮演者。所以当庞统第一次露面并出现在耶律俊才的面前时,我猜测他们下一秒就要兄弟相认了。

除了电视剧本身外《少三》,片尾曲《只要有你》由纪敏佳和邓超演唱,与孙楠和那英演唱的原版一比相形见绌,更消磨掉了我仅剩的热情。最后支撑我看完全剧的,只是想知道最终大家的归宿究竟如何。


结语

原本只是想对《少年包青天》三部做一个简单的观后感总结,谁知洋洋洒洒写了近三千字。

在回顾三部曲之前,我对《少一》念念不忘。我女朋友则对《少二》印象深刻。而在微博上,也有不少人认为《少三》不错。这大概就是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童年滤镜所致吧。

前段时间我也重温了《水月洞天》《奇人奇案》等老电视剧,发现在褪去童年滤镜以后,这些作品也有着各自的缺点。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不再爱看国产剧。

剧情拖沓、喜剧夸大、恋爱情节过多……以上这些问题在我看惯了更写实和更以剧情为导向的美剧之后,越发难以接受。

即便如此,当今国产剧依旧也有《隐秘的角落》《觉醒年代》等优秀作品产出,因此总体上我还是持乐观态度。愿国产影视剧能更加繁荣,出品更多的优质内容。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